笔趣阁

笔趣阁>将苑诸葛亮读后感500字 > 假权(第1页)

假权(第1页)

夫将者,人命之所县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赏罚,是犹束猿猱之手,而责之以腾捷;胶离娄之目,而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若赏移在权臣,罚不由主将,人苟自利,谁怀斗心?虽伊、吕之谋,韩白之功,而不能自卫也。故孙武曰:“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亚夫曰:“军中闻将军之命,不闻有天子之诏。”

译文

将帅是军队中的关键。他悬系着千万士卒的性命,关系着战争的胜败结局,左右着国家命运的盛衰兴亡。如果君主不把指挥军队的权力全部交给将帅,就好象用绳索捆住猿猴的手足却斥令它快速地攀爬树木,跳跃飞奔,又好象用胶带粘贴人的双眼,却要求他辨别各种颜色,这都是不可行的事情。如果赏罚大权被权贵所操纵,主将没有任何可以自主的权力,上下必然会被私心、利力所笼罩,人苟且于私利,就没有人会为国家效命,更没有旺盛的斗志。那么,就是有伊尹、吕不韦那样出类拔萃的才智,有韩信、白起那样的功绩,也不能自保。所以,孙武说:“将帅一旦领兵作战,一概不从君命”亚夫也讲:“在军中,只有将帅的命令可听,没有听见君主的诏令”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兵权问题。这个问题,诸葛亮在将苑的第一篇文章兵权中,已有论述,不过侧重点不同:兵权论述的是统兵之权,是总的指挥权;假权一文着重论述的是临阵指挥之权,强调“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要求保证将领临阵指挥的全权。文章一开头就用了三个排句,突出说明这个指挥权关系重大。接着,文章又用比喻加以论证,最后还引用孙武和周亚夫这样杰出的军事家的名言加以证明,可见诸葛亮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也确实太重要了,诸葛亮自己就有切身之痛。当他四出祁山,好不容易连胜司马懿,打出了大好形势时,后主刘禅却听信宦官的谗言,下旨召回诸葛亮,意欲削权防变。诸葛亮无奈撤兵,结果功号一篑,白白葬送了大好形势。最终诸葛亮没能征服中原,抱撼而死。授予将领全权,确实是用兵的根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淫浪妹妹北上同住,哥哥造诱抵挡不住  全民盲盒寻宝,开局SSS级  斗罗始皇  [综]再度攻略  抗日学生军  骑着毛驴回六零年代[GL]  女友凌辱故事  李初年童肖媛  神豪甜妻萌又酷  女神与丑小鸭[GL]  陆令筠程云朔  重生归来梅兰契阔  我能看见状态栏  百战奇略  [聊斋]抱歉,我找家攻  她甜不可攀  江太太每天被迫营业  [HP德哈]杂物间  北京诱惑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