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少年
隋朝开科举之先例,大唐逐步完善,但真正的集大成者,其实在清朝。
倒不是清朝很牛逼,而是它赶上了,到了清朝时候,科举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经过各朝各代修补填充,去芜存精,科举已经成为一套非常严谨和成熟的取士政策。
而在当下的大唐,科举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李瑁不敢大改,但是适当的变动一下,
对于整个国家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隋文帝开皇三年,下诏停止「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的州郡中正官员品评人物之权,令诸州每岁贡士三人,开皇十八年,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丶总管丶刺史,以志行修谨丶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至今已经百馀年,」
朝会上,萧华道:
「九品中正制自隋而绝,新开科举,我大唐发扬光大,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至今为止,进士及第者,共计2356人,当今天下官员,进士出身者446人,皆为秀异之才,陛下取士之心急切,但是这种事情,是要慢慢来的。」
朝会刚开始的时候,李瑁就抛出了一个话题:科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完善,大家议一议。
而殿内众臣,现在没心思去改革科举,因为最近的事情不少,一来,裴耀卿将运河修成了,尾款交付,工程验收丶试行通航等等诸事,都在开展。
再者,各地的钱监已经开始兴建,还有南诏的使者马上就要到了,还要准备谈判事宜。
今年的科举马上开考,这个时候谈改革,似乎没有那麽必要吧。
皇城是一刻都不得闲的,而且自从李瑁继位之后,加班的时候还挺多,皇城的官员们已经从天宝时期的松懈状态,逐步进入开元早期的繁忙紧张。
李瑁等到萧华说完,这才徐徐道:
「不谈别的科目,今年的进士考生名单,朕已经看过了,其中多数考生,与朝堂诸卿,或为旧时座师,或为族中亲长,或为本署长官,或为同乡老辈,或为纽带姻亲,此中巧合,是偶然吗?」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大家也一下子搞清楚了,陛下到底是冲着什麽来的。
去年一下子录取了那麽多人,而且还都给安排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很多人就开始让家中子弟今年出来,占据考生名额,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年报考进士科的考生当中,
贵族子弟的数量比往年翻了一番。
李瑁能乐意吗?朕特麽是寒门取士,你们跟我来这一套?
其实大臣们之所以这麽做,肯定是还掌握到诀窍了,因为去年李瑁在殿试的时候,对那些进入殿试的考生,并没有怎麽考核,也没有做出什麽有价值的判评,来来回回都是那几句。
很明显,皇帝分不清好坏。
没错,一点都没错,大唐的科举分为省试和殿试,省试是尚书省,殿试是皇帝。
省试的时候,可不是一个考官,而是三十馀名考官加上一个主考官,四个监考官,这麽多人去评判,都会因见解不同而争吵起来,何况殿试只有李瑁一个。
他无论怎麽评价,都会被人抓住瑕疵,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夸奖那些士子,不要夸的太离谱,不温不火就好。
因为既然已经被省试给选拔上来了,那麽肯定不会差到哪去,夸这些士子,也是在称赞那些主考官有眼光。
但是这样一来,就会被官员们认为,皇帝的殿试非常松,不卡人儿啊,大家的机会很大啊。
这时候,卢奂拿出了今年的名单,令人放在大殿中央,随后道:
「能人不少啊,很多请托至我这里,甚至都到了陛下皇后那里,想以这样的方式跳过省试,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凡有请托者,我已经全部划掉了,撤销了七百八十六人的报考资格,由地方州县递补,所以今年的进士科,要延迟两个月进行。」
根据六维空间理论,你只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与那个想联系的人联系起来,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人,包括皇帝。
李瑁这边,都有三个人请托呢。
大唐的科举,其实拼的还是关系和门路,进士党和任子党的矛盾就在这上面,一个要杜绝走门路,一个坚决走门路。
李林甫也是皱眉看向殿内诸臣:
「脑子用不在正经地方,这事没完,本相会严查的,都有谁在其中玩猫腻,一经查证,绝不宽赦。」
他是有这个资格说这话的,因为他没有暗箱操作,身为首相,李林甫很清楚哪些事是万方不能做的,做了就是把柄。
大唐的科举,几乎每年都闹笑话,屡见不鲜了。
远了不说,开元年间,教坊司有一个音声博士,极得李隆基宠幸,于是这个人便上奏:臣女婿王如溉,见应进士举,伏望圣恩回授,乞一及第。
什麽意思呢?我女婿很有才,今年考进士,希望圣人让他中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天命皆烬 这个武神太极端了 神农道君 真的不是故意嫖你(校园1v1) 我,恶女,只训狗不救赎(快穿 1VN) 苍蓝星开始的综漫 文豪1978 织笼(1v1强取豪夺) 失明三年,玄学大佬封神回归 北齐怪谈 诸天英雄都是我编的 普罗之主 神奇宝贝:训练家从赏金猎人开始 剑指燕云 噬神塔 大唐敦婿 遗愿,美容师! 诡异:快逃,他有概念级能力!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