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家父李隆基篱笆好 > 第180章 姚 宋(第1页)

第180章 姚 宋(第1页)

姚宋

老二杨玄现在是光禄少卿,老三杨玄激为国子司业,天还未亮,便已经出门去了皇城。

他们已经正式上班了,要点卯。

杨玄就是杨和杨的生父,杨玄墩是杨绛的生父,还有一个儿子叫杨。

杨今年十三岁,算是李瑁半个小舅子,真正的小舅子得是郭淑那边的。

历史上,杨家这三房的子弟,加上杨国忠那一房,会尚两位公主,两位郡主,可以说隆宠至极了。

李瑁特意吩咐下去,早饭要跟大家一块吃,也算是认认脸,虽然以前都见过,但毕竟也只是匆匆一臀,压根就没认全。

早饭算不上丰盛,就是普普通通的粥菜,整个吃饭期间,没人说话,都在安安静静的小口吃着。

李瑁挨个的打量着所有人,要麽说大家族出身最重礼仪呢,人家吃饭的时候,筷子都不会与碗碟碰撞在一起,以免发出声音。

一直有个说法,吃饭不能敲碗,这是要饭的,也不能吧唧嘴,这是饿死鬼,

总之讲究颇多。

厨房内,坐着满满当当三十多人,男女老少,都颇为庄重矜持。

渐渐的,盘碟清扫一空,桌子上也被下人收拾的乾乾净净,大家这才开始喝早茶。

真正的贵族都特别节约粮食,吃饭都是光碟,一粒米一口汤都不剩,包括去外面吃饭,吃不完的也会打包回家,总之,从上到下都崇尚节俭。

杨绛的生母二十三岁便病逝了,所以她一直是在嫡母名下抚养,杨玄墩的正妻出自天水刘氏,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杨了。

十三岁是年纪,在大唐已经接近成年,所以这小子眼下很成熟,喝早茶的时候也是坐姿端正,只不过会时不时偷瞄李瑁一眼。

「三郎来长安也有数月了,怎麽样,还适应吗?」李瑁笑问道。

刘氏微笑看向儿子,示意他好好回答。

杨站起来,朝李瑁拱手道:

「回姐夫,长安什麽都好,但我还是觉得蒲州好。」

「哈哈这小子」杨玉瑶忍不住掩袖笑道。

杨家三房,男丁少,女儿多,排辈分没有算上杨国忠那边,所以杨话丶杨之下,就是杨,所以称三郎。

女儿倒是不少,排到了杨绛这个老十,全部都嫁人了,但是她们不能像杨玉瑶这样来长安居住,因为不是贵妃的同胞姐妹。

正是因为男丁太少了,少的都有点不可思议,所以当年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想要过继一个儿子过来,但人家老二老三都不肯。

别看老二家有两个,但也怕英年早逝啊,两个其实一点都不保险。

眼下是杨玉环起势,三房跟着沾光,杨话才肯老老实实过去顶门户。

「三郎可是咱家的宝贝,国子监那边已经在给你张罗了,好好读书,将来姐姐一定给你找个好媳妇,」杨玉瑶笑呵呵道。

人家并不是夸海口,因为真实的历史上,百孙院的婚嫁,就是五杨一手包办,其中以杨玉瑶为最。

皇孙结婚,人家都能掺和,这权势该大到什麽地步啊。

接下来,就是闲聊了,因为有杨绛,所以这些人确确实实算李瑁的亲戚,李瑁也非常客气,嘘寒问暖的。

国子监,算是中央国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都有,里面清一色贵族子弟。

从这里面毕业,其实也要走科举的流程,但是他们有一个天大的优势,那就是出题的主考官,是他们的老师。

你懂的

国子监的学额是不固定的,开国时初定三百人,实际上到了贞观时期,已经高达8000多人,其中本国学子3260人,外国留学生接近5000人。

而眼下,国子学300人,也叫中央官学,只教从二品以上的子孙曾孙丶三品以上的子孙丶二品勋官和从二品县公以及四品带三品勋封的京官的儿子。

太学500人,只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

四门学1300人,其中500名是三品勋官无封的儿子丶四品勋官有封的儿子丶七品以上的儿子,剩下800名是庶民精英。

律学50名丶书学30名和算学30名,是八品以下的儿子和庶民精英。

杨这小子沾了一个光,那就是推恩,因为他也算皇帝的小舅子,有着外戚身份,所以去了太学。

至于国子学,那就不要想了,那里面的学生基本都有门荫。

「经年未见,二叔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其实圣人给他个闲差最合适,光禄少卿,他干不了啊,」

杨玉瑶在李瑁耳边小声道:

「要不是想着给玉环壮门面,这个位置他会借病推辞,如今一把年纪强撑着,怕不是会油尽灯枯。」

李瑁愣道:「你大姐不是对他的意见最大吗?如今和好了?」

杨玉瑶撇了撇嘴,嘴笑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文豪1978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诡异:快逃,他有概念级能力!  神奇宝贝:训练家从赏金猎人开始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我,恶女,只训狗不救赎(快穿 1VN)  这个武神太极端了  噬神塔  天命皆烬  剑指燕云  遗愿,美容师!  失明三年,玄学大佬封神回归  神农道君  普罗之主  北齐怪谈  大唐敦婿  诸天英雄都是我编的  苍蓝星开始的综漫  真的不是故意嫖你(校园1v1)  织笼(1v1强取豪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